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

[電影] - 敦克爾克大行動(Dunkirk)


沒有英雄的戰爭

對於好萊嵨戰爭片的刻板印象,總是要有一個,或是一群,在戰場中穿梭的主角們,在原本可能充滿劣勢的逆境中發揮作用,最後扭轉(或扭轉失敗)戰局,邁向最後的結局。但這次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卻是打破這樣的框架,電影中沒有特定的主要角色,甚至沒有幾個說得出名字的官兵,在進行一場已經不可逆的徹退。

這是部真實歷史改編的電影,從陸海空三線來描述同一個事件,也透露著戰爭的殘酷和現實。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以二次世界大戰為故事背景,當數十萬名英軍與盟軍被敵人的武力團團包圍,英國下令出動民間大小船隻,冒著猛烈的戰火,出發拯救盟軍。就歷史而言,這或許是一次關鍵的行動,但對戰場上的士兵而言,卻只是不願再踏足的惡夢。




恐懼和貪婪

戰爭的殘酷,或許不曾踏上戰場的人們也能從電影或書本中約略心領神會,但同袍在面臨生死關頭時所面臨的「做與不做」,卻是電影中不斷在正面、側面描述的「心理戰事」。

為了活下去,是否願意假扮軍籍,搶先同袍搭上救命船;為了活下去,是否該推其中一人,出去吸引炮火;為了活下去,是否能放掉眼前的敵人,讓自己能全身而退;或是在救人的路程中,自己的船員受了傷,是否該先折返?

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不是一部單純講軍事戰爭的電影,片中的緊張感,除了時不時的轟炸炮火外,同時來自無時無刻都難以判斷的決定,像是每秒鐘都在經歷「軌道問題」般的兩難,究竟該往哪逃、該不該救、能不能說、回不回頭,電影中已經沒有傳統的戰爭英雄,取而代之的是許多企盼脫離戰場的無名小卒。


存活就是勝利

究竟該戰或還是逃的心理同樣也存在士兵心中,到底會被家鄉的人怎麼看待,或是逃離時所做的一切所為,戰後受創的心理,一點一點累積成為壓力,讓脫逃除了時間上的急迫外,內在的聲音也不斷衝擊著所有人的行為。

電影最後以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公開演講做結,亦是在預告片中所描述的激勵言詞,「我們決不投降」。戰爭勝利的定義,或許不是靠撤退來取勝,但在完成、或超越預定目標的當下,的確能為萎靡的氣勢注入一劑強心針。

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是一部非典型的戰爭片,少去了那份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激情,反而帶來如坐針氈的不適感,用不同的角度去貼近戰爭的另一面。電影稍稍使用了交錯剪接的手法,讓敘事的先後次序能順利銜接,也讓陸海空三線的急迫感愈到片末愈加深在觀眾的心中。



圖 / 華納兄弟台灣粉絲俱樂部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